2016年至2020年,梧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個五年法治宣傳教育決議得到順利實施,全市法治觀念明顯增強,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明顯提高,在鞏固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進一步提升全市公民法治素養和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推動全社會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建設更高水平法治梧州,有必要在2021年至2025年開展梧州市第八個五年法治宣傳教育。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開展第八個五年法治宣傳教育的決議》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開展第八個五年法治宣傳教育的決議》,結合梧州實際,特作決議如下:
一、以習近平法治思想引領全民普法工作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全民普法的首要政治任務,將習近平法治思想“十一個堅持”貫徹落實到全民普法工作全過程、各環節、各層面,推動習近平法治思想入腦入心、走深走實,推進全面依法治市,引導全社會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以服務“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為主題,以使法治成為社會共識和基本準則為目標,以實施公民法治素養提升行動為總抓手,以提高普法的針對性、實效性為工作著力點,深化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推動普法工作守正創新、提質增效、全面發展,為我市全力打造珠江—西江經濟帶區域性中心城市和“東融”樞紐門戶城市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二、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
突出重點內容,深入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深入持久開展憲法宣傳教育活動,全面落實憲法宣誓制度,加強憲法實施案例宣傳,闡釋好憲法精神和“中國之治”的制度基礎,常態化開展“憲法宣傳周”等活動。加強民族地區憲法、民族區域自治法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增強憲法觀念,捍衛憲法尊嚴。突出民法典宣傳教育,在全市組織開展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為主題的民法典專項宣傳活動,掀起社會公益宣傳熱潮。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建設民法典公園、廣場、長廊,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里。圍繞實施梧州市“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組織學習宣傳有關知識產權保護、發展與安全、優化營商環境、社會文明進步、鄉村振興、生態文明建設、科技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未成年人保護、老年人權益保障等與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圍繞“東融”戰略、構建“一極三城”發展新格局建設“四個梧州”、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等戰略安排和重大部署,組織開展專項法治宣傳教育,加強區域性普法與依法治理合作,激發區域發展新活力。圍繞食品藥品安全、掃黑除惡、毒品預防、防范家庭暴力、制止餐飲浪費、全面禁食野生動物、個人信息保護等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問題,開展經常性法治宣傳教育,推動更高水平的平安梧州建設。
三、持續提升公民法治素養
實施公民法治素養提升行動,建立健全公民終身法治教育制度,把法治教育納入干部教育體系、國民教育體系和社會教育體系,教育引導公民學習法律知識、提高法治意識、樹立法治思維和堅定法治信仰。加強國家工作人員法治教育,重點抓好“關鍵少數”,發揮領導干部的帶頭示范作用,建立領導干部應知應會法律法規清單,開展國家工作人員法治考試,提高各級領導干部法治意識、法治思維和依法履職能力。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落實《梧州市貫徹落實〈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實施方案》,充實完善中小學法治教育相關內容,增加法治知識在考試中的內容占比,教育引導青少年從小養成尊法守法習慣。加強未成年人保護、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控輟保學、防止校園欺凌等有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推進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建設,健全青少年參加法治實踐機制,推廣法治實踐教學和案例教學,多渠道增強青少年規則意識和法治觀念。加強分層分類法治教育,開展有針對性的法治宣傳教育活動,引導全體公民崇德守法,持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全社會樹立權利與義務、個人自由與社會責任相統一的觀念,不斷提升公民法治素養。建立健全對守法行為的激勵和對違法行為的懲戒制度,使公民法治素養與誠信建設貫通銜接,健全信用獎懲和信用修復機制,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社會風尚。
四、推進普法與依法治理有機融合
繼續深化拓展“法律七進”活動,推動實現法治宣傳、法律服務、依法治理一體貫通。堅持依法治理與系統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有機結合,深化基層組織和部門行業依法治理,深入開展多層次多領域法治示范創建活動,突出法治鄉村(社區)建設、依法治校建設、依法治企建設,推動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環境。結合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要求,加大鄉村普法力度,實施鄉村“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深化“法律進網絡”,建立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加強依法管網、依法辦網、依法上網,全面推進網絡空間法治化,確;ヂ摼W在法治軌道上健康運行。加強社會應急狀態下的專項依法治理,開展生物安全、公共衛生安全、傳染病防治、防災減災救災、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等方面的法治宣傳教育,提高全社會應急狀態下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促進依法行動、依法行事。強化危害食品藥品安全、影響安全生產、破壞交通安全等重點問題的普法與治理,健全掃黑除惡、禁毒嚴打整治和打擊傳銷的長效機制,維護社會秩序。
五、著力提高普法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
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普法理念和工作導向,做到普法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務人民。拓展實時普法廣度,將普法深度融入立法、執法、司法、法律服務全過程。及時解讀法律問題,尤其是要加強法律法規實施前的宣傳普及工作,回應社會關切。在落實行政執法公示、執法全過程記錄、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中,加強普法宣傳。加大以案普法力度,建立健全典型案例發布制度,突出社會關注度高的重大反面典型案例的宣傳教育,使典型案(事)件依法解決的過程成為全民普法的公開課。充分運用公開庭審、巡回審判、庭審現場直播、檢察聽證直播、生效法律文書統一上網和公開查詢等生動直觀的形式宣講法律,釋法說理,使普法由靜態變成動態,讓“紙上的法”變成“現實中的法”。適應人民群眾對法治的需求從“有沒有”向“好不好”的轉變,推動普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針對不同受眾群體,提供個性化、差異性、菜單式的普法服務;針對少數民族聚居地方特點,運用當地少數民族語言開展雙語法治宣傳教育,增強宣傳教育實效。拓展普法網絡平臺,建立立體普法矩陣,以互聯網思維和全媒體視角深耕智慧普法,聯動發力、全媒推送,實現全領域、全天候普法。創新普法方法手段,促進普法方式由單向式傳播向互動式、服務式、場景式傳播轉變,使普法更接地氣,更易于群眾接受。
六、持續深化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
加大法治文化陣地建設力度,把法治文化陣地建設納入城鄉建設規劃,在公共設施建設和公共空間利用上融入法治元素,推動法治文化與傳統文化、民族文化、紅色文化、行業文化、企業文化融合發展,形成一批具有鮮明梧州特色的區域性法治文化集群。將梧州在廣西黨史上的18個“第一”紅色文化資源的保護、宣傳和利用工作納入法治范疇,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以剛性法規旗幟鮮明地抵制歷史虛無主義。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法治文藝,加大法治文化惠民力度,廣泛開展群眾性法治文化活動,依托我市群眾喜聞樂見的粵劇、牛娘戲、下俚歌等地方文藝提供多種形式法治文化服務,打造特色品牌,推動優秀傳統法治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發揮梧州毗鄰廣東的區位優勢,加強省際邊界法治宣傳和法治文化交流。
七、加強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
堅持黨對全民普法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嚴格落實黨政主要負責人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進一步健全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人大監督、政協支持、部門各負其責、社會廣泛參與、人民群眾為主體的法治宣傳教育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形成大普法工作格局。把法治宣傳教育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科學制定本地區五年規劃,認真組織實施。組織實施宣傳好《廣西壯族自治區法治宣傳教育條例》。強化“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完善國家機關普法責任清單制度;全面推行“誰執法誰普法”年度報告評議工作,提高評議質量。推進“誰管理誰普法”、“誰服務誰普法”責任制,促進各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組織加強本系統本行業本單位人員尊法學法守法用法。落實媒體公益普法責任,廣泛開展公益廣告普法宣傳,建立健全媒體公益普法考核機制。堅持“落實靠基層、落實到基層”的要求,狠抓基層建設,激發基層活力,從政策、資金、機制上予以保障,切實向普法基層一線傾斜,推動普法工作強基固本。健全普法工作評估指標體系,開展中期評估和終期驗收,加強檢查結果的運用,充分發揮表揚先進的激勵作用、普法提示函或者建議書制度的警示作用,確保普法工作取得實效。各級人民政府要更加注重系統觀念、法治思維、強基導向,抓前端、治未病,把推進全民守法普法擺上重要工作日程,組織實施梧州市法治宣傳教育第八個五年規劃,將法治宣傳教育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將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納入目標考核,并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告。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要充分運用執法檢查、聽取和審議工作報告以及代表視察、專題調研等形式,加強對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監督檢查,保證本決議得到貫徹落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