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梧州市萬秀區城東鎮位于梧州市區東北部,東臨廣東省肇慶市封開縣,是“東融”的工業大鎮。近年來,城東鎮人大乘“東融”之風,發揮“東大門·融先鋒”精神,與封開縣江口街道同飲一江水、同唱一首歌。雙方人大代表積極貫徹落實“東融西聯”戰略,不斷創新合作機制,加強交流溝通,學習和借鑒雙方在代表履職、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社會發展等方面的經驗和做法,共促粵桂省際地區合作發展。
創新頂層設計 提升履職能力
新舉措,“融”開始。2017年2月7日,萬秀區人大常委會與廣東省封開縣人大常委會雙方簽署“粵桂合作·人大給力”活動協議,從此掀開了粵桂兩地人大代表合作序幕,架起了兩地人大代表溝通橋梁。每年組織兩縣區人大代表聯合開展“三個一”活動,拓寬兩縣區人大的學習交流領域,共同探索新常態下人大工作的新舉措,助推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的建設。
建站點,齊發力。2018年8月,城東鎮與封開縣江口街道建立粵桂省際人大代表聯絡站。雙方人大代表一直以學為先、以學促建。經過4年多的探索實踐,粵桂兩地人大工作從一般化調研向專題調研、執法檢查轉變,從簡單溝通感情交流向如何打破代表建議辦理區域壁壘推動代表共同履職轉變,攜手推進兩地基層社會治理,聯手化解矛盾糾紛。
派代表,攜手行。創新“5+1”模式(即:五級人大代表+“客座代表”),依托粵桂省際人大代表聯絡機制,雙方互派3名縣級人大代表作為對方的“客座代表”。健全兩鎮(街道)人大會議專題研究粵桂省際人大代表聯絡機制,實現聯系基層代表全覆蓋。涉及彼此的建議,“客座代表”逐級研究解決,實現信息互通、工作互動、資源共享、力量統籌互促。創新粵桂省際人大代表進站代表的建議全線跟蹤辦理質量評價機制,推動建立辦理代表建議答復承諾解決事項臺賬,建立代表反饋不滿意的建議協調處理機制。
重民生,強服務。城東鎮創新建立起廣西第一個鄉鎮黨群企服務中心——城東鎮黨群企服務中心。人大代表借助城東鎮黨群企服務中心開辟的群眾“急難愁盼”受理專區、企業“一窗受理”專區、群企“調解服務”三個專區,號召組織轄區愛心企業家為臨聘教師及特困學生捐資助,緩解了困難師生的燃眉之急。聚焦優化營商環境,服務企業增實效。協助解決梧州永新嘉利印染有限公司技改項目以及融資問題、廣西鏞鑫建筑新材料有限公司員工宿舍建設等問題,幫助企業排憂解難。
進站履職為民 強促活動實效
互訪交流,擘畫發展藍圖謀共進。聯絡站結合人大代表“混合編組、多級聯動、履職為民”活動,定期組織人大聯合視察,赴粵港澳大灣區深入調研學習鄉村振興項目建設、新農村規劃及特色城鎮建設等方面的成功模式和先進經驗做法。2019年4月,雙方組織粵桂兩地三級人大代表50多人開展聯合視察活動,代表們先后視察了萬秀區城東鎮甜蜜家公司、粵桂展覽中心、中恒集團龜苓膏生產基地等,共同推動兩地人大服務大局、依法履職。2019年7月,萬秀區人大常委會組織人大代表到封開縣調研區域生態水系水治理和人大工作,助推人居環境整治、脫貧攻堅等工作開展。兩地圍繞依法監督、代表履職,自身建設及民生實事項目等方面,積極開展互訪交流活動,大力推動兩地“產業發展共創、社會治安共防、社會環境共治、文化體育共興、信息資源共享等“五共”合作模式,為兩地高質量推動基層社會治理,實現“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提供堅強保障。圖片
圖為人大代表進駐城東鎮黨群企服務中心群眾“急難愁盼”受理專區、企業“一窗受理”專區、群企“調解服務”三個專區,為群眾辦實事、為企業解難題。(陳美鳳 攝)
進站履職,用心用情用力解民憂。自成立聯絡站以來,雙方客座代表們積極開展深入調研,2020年進行了“助力清水行動,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堅戰”主題活動。代表們到城東鎮河口村污水處理廠和梧州市第二污水處理廠進行實地調研,并在聯絡站召開人大代表民情溝通會,代表和群眾圍繞水環境保護和《廣西水污染防治條例》修改踴躍建言,其中針對水環境保護方面提出建議7條,針對《條例》修改提出意見7條。此外,組織鎮村人大代表、干部群眾及轄區企業共出動機械105個工時、500余人力清理沿江河岸垃圾廢棄物200余噸,拆除違法建筑和豬欄11處,以實際行動助力一江清水向東流。2021年,聯絡站組織兩地共13名各級人大代表開展“改善城鄉人居環境,提高人民生活品質”主題活動,共收集到代表和群眾意見建議5條,重點建議2條,對《廣西壯族自治區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草案)》提出修改意見2條。兩地人大代表良性互動、聯合發力,充分發揮人大代表在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
深入共建互融 促進產業發展
互動互融,加快步伐。兩地人大聯合舉辦“龍眼采摘節”“農民豐收節”等系列活動,宣傳展示雙方特色農產品。同時兩地帶領各村的種養能手深入學習對方的先進種植技術,并就兩地農業產業發展開展細致交流,加深了兩地互動了解,進一步推動兩地農業產業互動,探索村級集體經濟互相入股,力爭讓農產品對外有更好的推廣平臺,也為推動雙方農業產業補短板、強弱項、延鏈條加快了奮力“東融西聯”的步伐,共繪農業產業振興藍圖。
互幫互助,聯手增收。雙方代表通過粵桂省際人大代表聯絡機制,鋪好產業平臺“新路子”,跨省聯動發展蜂蜜、玉桂等種養產業。由城東鎮思扶村村民合作社和廣東中標數據科技股份公司合股共建“西江鄉上”電商平臺,按“黨建+電商+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線上線下雙管齊下,直接打通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配送“最后一公里”,推動實現城東鎮2020年村級集體經濟總量突破150萬元,榮獲“梧州市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先進鄉鎮”稱號,入選2019年全國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名單。
互招互引,助力脫貧。聯絡站的在站代表們積極聯動,創新落實互引平臺、互引模式、互引技術及互拓市場的“三引一拓”模式,加強跨區域招商引資,就積極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共同努力取得扎實的成效。
來源:中國縣域經濟報
|